11月29日晚18:30,校长王慧敏来到教B101,为学院2015级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深入的形势与政策课,深入阐述党的十九大之后农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上课铃声响起,王校长首先围绕农业的功能和农业的地位两个方面请同学们展开讨论。同学们积极发言,从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到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同学们畅所欲言,得到校长的肯定。
一番热烈的讨论后,校长从“当前农业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三个方面为同学们深入解读我国农业面临的形势和现代化路径。
王校长指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主要面临着四大问题。一是农产品需求升级,有效供给跟不上,二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绿色生产跟不上,三是国外农产品价格低廉,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四是农民增收传统动能减弱,新的动力跟不上。
现场同学频频点头,在专心听讲的同时,不忘认真记笔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王校长继续说,“要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具体怎么做?校长从三个角度为同学们诠释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做法。一是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现在学校的农科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上加入了经济学、管理学这样的课程,就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市场需求,要懂市场,明白市场需要什么,不能蒙着头去做。”二是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搞好生态修复,要节肥控药,绿色生产。还要休耕轮作,让土地休养生息,保持肥力。三是要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要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快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新创业。
如何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校长从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农业经营者素质三个方面为同学们指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校长勉励同学们,作为北京农学院的学生,应该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出发,以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发展新思路,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大家一定要认真、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论断和决策,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储备,要知道我国农业任何时候都需要农业现代化发展人才。”
校长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与同学们形成良好互动,课堂气氛十分融洽。“校长讲的这堂课是对我们专业知识的非常有益的补充,整个上课过程气氛都很活跃,我们很喜欢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上学习更多的知识。”课间休息的时候,几名同学在交流着自己的想法。
2015级
农学一班的罗爱春课后说:“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不容小觑,作为农科院校的一名学生,校长今天的这一课,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了这些问题,我希望能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为解决这些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5级农学1班的邓永艳同学感悟颇深:“在课上王校长讲了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将不再只满足产量,要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提升质量与安全。作为一个作物遗传育种的学生,我要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农业生产质量。”